靖西市人民法院牢固树立忧患意识、责任意识、担当意识,积极进取、主动作为,着力强化司法服务保障,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,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经验做法,推动办案质量效率稳步提升,推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,为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。
设立驻看守所速裁法庭 刑事审判步入“快车道”
为使案件快审工作落到实处,保证刑事案件快审工作顺利进行,剩司法体制改革之风,靖西法院党组果断提出在市看守所监区内设立速载法庭的方案,并将方案向市政法委作了汇报。该院卢吉宁院长立即与市公安局进行沟通,得到市分局的大力支持,为尽快建成驻看守所科技法庭,卢院长亲自实地考察、指导工作,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工作,集远程提讯、远程开庭、庭审网络同步直播于一体的驻看守所科技法庭终于圆满完成。2017年4月12日上午9:00,由卢吉宁院长主审的2起刑事案件开启了驻看守所法庭正式运行,2名被告人被带到看守所法庭,而卢院长却从容地坐在院部审判庭里,利用科技法庭远程提审功能审理了这2起案件。从核实被告人身份到法庭宣判,2起刑事案件只用了30分钟,平均15分钟审结1起案件,这2起刑事案件从立案到审结,仅仅用了5天时间,刑事速裁从此步入了全面提速时代。 据悉,靖西法院驻看守所法庭是百色法院系统首创。该院列入刑事速裁的案件是一些被告人认罪、悔罪,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,适用刑罚在三年以下的案件,由普通刑事案件转换成速裁程序,批量进行开庭审理,相比较以往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,刑事速裁案件审理周期进一步缩短,并做到“简程序不减权利”,节约了审判资源。同时,免去了提押环节,从根本上杜绝了犯罪嫌疑人脱逃、自伤、自杀等安全事故的发生。该法庭自4月中旬起用以来已审理了36件案件,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,得到了上级法院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。
业绩指标亮化上墙 助推审执工作齐头并进
为积极应对司法改革后,有效管理各审判团队办案,及时掌握审判团队各项办案指标动态,靖西法院积极创新审判团队管理方式,院、庭长等员额法官以身作则,将各项办案指标以展板方式统一晒在一楼电梯口墙上位置,让每天上班的干警一眼就看到业绩榜上的内容。业绩榜由审管办进行管理,通过审判系统对案件信息化办案流程进行全程跟踪和动态监督,让审判团队、员额法官的收案、结案、未结、上诉等法定节点一一在业绩榜上显示,从而实现了以办案公开、亮明员额法官业绩的方式,促进办案团队形成赶超、比优的良好氛围。
创新机制 “五化速裁”化解民商事纠纷
不断推进民商案件繁简分流,以最短的时间实现当事人合法权益,减轻群众诉累。对此,靖西法院党组对民商事审判提出了“五化速裁”的工作要求:一是人员配备合理化。按照化解30%-50%的民商事纠纷案件任务量,及结合法院诉前调解工作实际情况,为团队配备了5名经验丰富的员额法官、5名法官助理及4名书记员,保证了团队可以灵活、快速开展速裁案件审理工作。二是团队分工具体化。将立案、速裁团队分成立案组与速裁组,各自工作有章可循、运作畅通。立案组承担登记立案、材料收转以及调解部分当事双方共同到法院有调解意向的案件。对于双方暂时无法达成协议的案件,立案组移送速裁组,由速裁组适用小额诉讼程序或简易程序,对案件进行调解和裁决。三是繁简分流精准化。对于一些事实清楚、标的较小、争议不大的民商案件,立案组积极引导当事人走诉前调解的程序,力争促使当事人就有关争议达成和解协议,做到“当天立案,当天调解,当天结案”。相对复杂案件才分流进入简易程序或普通程序审理,极大缩短了案件审限,最大限度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。从而提高案件的审判质量和效率,实现“案结、事了、人和”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。四是能动司法常态化。深入开展巡回调解和联动调解,把大量民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,切实减轻当事人的负担。五是廉洁司法制度化。强化团队廉政制度建设,确保司法公正,提高自我约束能力,全庭同志的积极参加廉政教育活动,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,确保公正审理好每一件民商事案件。
据统计,截至今年10月20日,立案、速裁团队成立后共收案483件,审结452件,其中调解撤诉结案416件案件。案件涉及服务合同、道路交通事故赔偿、民间借贷、婚姻家庭、买卖合同纠纷等。所有判决的案件中,仅有2件上诉。调解的350件案件中,自动履行率达到81%以上。目前,所审结的案件中仅有8件进入了强制执行程序,无一件提出申诉信访。
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国门法院新形象
靖西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紧紧围绕司法为民、公正司法工作主线,全力抓好法院基层基础工作,着力打造国门法院新形象,努力实现“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”的目标。该院投资580万开展档案数字化建设项目,推进“智慧法院”建设;计划迁址起建化峒、地州、龙临三个人民法庭,已获得120万资金支持;计划迁建院部审判综合楼,建设用地30亩,目前已成立征地工作领导小组,正在开展征地当中。